首页
道教文化
民俗文化
儒家文化
传统文化
文化故事
道家和谐之道的四个要点
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都讲和谐,但道家不仅在思想上主张和谐,而且将其落实在修道的行动上。可以说,道家的修行之道就是和谐的追求之道、实行之道。道家和谐之道有四个基本的要点,这就是合道顺道、自然无为、多样统一及超越对立。道家正是通过这四个要点来追求和实现其和谐的基本目标,尤其是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和谐目标。 根据道家的认识,天地万物都由道化生,其自然和谐的存在也是由道来决定的。要达到天地万物的和谐
道教文化
2024-10-21
0
赵芃玄帝信仰在山东地域的传播与发展以山东东平平阴玄帝庙碑为例
玄武又被称之为北方之神,是道教四灵之一。五行八卦中常说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玄武是由龟和蛇合成的一种灵物,是主管北方的神,被道教尊为北方的“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在道教众神中地位最高,仅次于三清和玉皇大帝。明初,由张三丰创建的武当道教非常盛行,崇祀真武大帝成为当时民间信仰的重要内容,并在全国传播与发展,山东则是敬奉传播玄帝信仰的重要地区之一,玄帝庙、真武殿等几乎遍布城乡各地
道教文化
2024-10-21
0
读茅山志札记五则
署“上清嗣宗师刘大彬造”的《茅山志》33卷,所辑资料,上自汉魏,下至宋元,洋洋大观。时时查阅,偶尔似有所得,试选宋代五则,求教同好。所读《茅山志》为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明《道藏》本。 一、明肃太后受箓 《志》卷25《录金石篇》收录茅山二十三代宗师朱自英天圣三年(1025)撰《宋天升皇太后受上清箓记》。“皇太后”指宋仁宗之太后刘氏。刘氏谥号“章献明肃”
道教文化
2024-10-21
0
诠释的可能空间以道可道非常道的释义为例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传统的诠释观点都认为,文本的意义是由作者赋予的,因而其意义是确定的,诠释就是对作者意图的重建。如何重建作者的写作意图呢?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1768—1834)提出了语法阐释与心理阐释相结合的诠释方法。中国古代的训诂学,相当于施莱尔马赫所谓的语法阐释。孟子所提出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相当于施莱尔马赫所谓的心理阐释。然而
道教文化
2024-10-21
0
试论老子的治国理政思想
摘 要:老子的治国理政思想正不断地被社会所验证,给人以启迪。“道法自然”,启发我们尊重自然规律,避免强作妄为。“无为而治”的思想广大精微,包罗万象,内容涵盖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方方面面。本文是从治国理政的角度来试论老子的思想,从何为无为,为何无为以及如何无为这一逻辑线索来分析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事实上,老子的这一宝贵的思想在当前仍可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道教文化
2024-10-21
0
试论现代物理学和先秦道家思想之间的趋同性
在二十世纪以前的数百年间,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世界图景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科学范式。经典物理学以绝对时空为前提,在绝对时空的舞台上,各种物质以机械的、相互独立的方式运动,世界可以尽可能地被还原成一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有确定质量和形体的“纯料”,以机械的方式相互作用。这种机械论的世界观符合并证实了人们的常识,并促使人们得出结论,认为科学与宗教、玄学是完全不相干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 但是
道教文化
2024-10-21
0
论道教善书的当代价值
道教善书是指以《太上感应篇》为发端而产生的一批道教劝善经书,包括《文昌帝君阴骘文》、《太微仙君功过格》、《关圣帝君觉世真经》、《文昌帝君蕉窗圣训》等。自劝善运动兴起的宋代始而迄于近到底产生了多少道教善书,没人也没法精确地统计。仅据《道藏》与《藏外道书》的收录,它即已是一个可观的数字。这些经书既可以被视为一套伦理系统,也可以被视为一套解释系统,还可以被视为一套仪式系统[1]
道教文化
2024-10-21
0
詹妮弗兰彻西方环保者与道家思想
詹妮弗·兰彻:晚上好,很高兴今天晚上能在这里。当我只有十三岁的时候我经常觉得我自己个是道士,我的哥哥在研究世界宗教,向我介绍道教,我喜欢这个短短的很有内涵的经书。我越是了解道家越是想成为一个道士,我后来意识到要研究中国文化有点才操之过急了,但是我觉得传统道家对于我来说是非常的有吸引力的,包括其中的仪式,还有经书。现在我的博士学位的研究就是在加拿大的大学研究道教,我今年在上海复旦学中文
道教文化
2024-10-21
0
葛仙山名称由来与文化背景研究
江西铅山葛仙山原名云岗山,是千里武夷山的一大支脉,主峰高1096.3米,峰峦环簇,林木葱郁,云海茫茫,风光绮丽。据历史记载,葛仙山因道教灵宝派祖师“太极左仙公”葛玄而得名。葛玄(164-244),字孝先,琅琊(今属山东)人,为东汉三国时孙吴方士,人称葛仙翁或太极左仙公。本文试根据历史资料分析葛仙山名称由来与文化背景。 东汉时期,是中国本土宗教由方术转向道教的时代
道教文化
2024-10-21
0
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杜甫(712年2月12日 ~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
道教文化
2024-10-21
0
苗建时谈中国传统道家思想
谢谢大家请我来参加这样国际论坛,中国的传统思想,我们都知道是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我和我学生研究的是中国传统道家思想对当代世界的关系,还是道家只是国际影响。中国年轻人我跟他们说话,他们都告诉我道家思想对当代世界没有关系,他们认为在高山休道,似乎古代遥远,离当代社会相隔千里。认为古代做法和现代社会没有用,他们认为现代社会需要新的想法,需要新的科学,工业发展等活动,当然他们说的对
道教文化
2024-10-21
0
腊八不只是民间节日 更是道教盛会
腊八至,日子也到了辞旧迎新的档期,冬将去春将来,又一次季节轮回即将开始。 《道德经》云: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然后万物归一,万法归一。寥寥数语就把世间的有与无、生与死、春与冬参悟得如此通透豁达。 腊月是年岁之终。“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古称腊者,接也,取新故交替之意。是说腊包含有新旧更替、辞旧迎新的意思。一年将过,在这新故交接的岁末之际
道教文化
2024-10-21
0
老子集成的文献价值
《老子》,作为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自战国时期韩非子著《解老》、《喻老》以来,历代都有大量人士为之诠疏笺注,阐发玄旨,到元代时,“《道德》八十一章,注者三千余家”。①自元以后,又有大批注本涌出,由此形成了内容极其丰富的老学,对中国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诸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于历代的老学书目,近现代以来有多位学者做过搜罗与辑录,如周云青《老子道德经书目考》、王重民《老子考》
道教文化
2024-10-21
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
8
下一页
尾页
随便看看
春节扫尘原来和爱打小报告的三尸神有关系
0
文始经中的万物与我为一
0
恰逢佳节说一说修道人的有情与无情
0
当代道教的发展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三个字接地气
0
张高澄道长生命在自然妙道中的终极升华
0
推荐排行
阅读排行
张高澄道长生命在自然妙道中的终极升华
0
张方张三丰与明代全真道
0
张三丰在宝鸡史迹考
0
山东省道教界中青年骨干人士培训班在烟台举办
0
山东省民族宗教委举办第八期民族宗教大讲堂
0